查看原文
其他

渝北小河锣鼓的传承 | 只为匠人心中挥不去的《百鸟朝凤》

风雅君 渝北文旅 2022-07-21



近来,电影《百鸟朝凤》受到国人的热捧,并不是该片宣传声势有多大,而是被口口相传所安利,豆瓣评分8.1,是对其更好的肯定,也再次掀起了国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反思和热情。




《百鸟朝凤》绝对是一部质朴、严谨、认真的影片;不矫揉造作,不刻意煽情,在表面中规中矩,却营造巧妙转折,从平淡的故事中透露出新意。




若是想要欣赏这部电影,必喜文念旧,情怀满满;不带情绪、关上手机,只用在导演吴天明遗作的梦里,沉浸遨游:


一支黄土高原上的唢呐班,一首《百鸟朝凤》的衣钵和唢呐王的称号,从数百年前到上世纪80年代,传到焦三爷手中,唢呐匠的规矩,“百鸟朝凤”只能在德高望重的人的“白事”上演奏,是所有唢呐曲中规格最高的一首。一个人死后的功过是非,全靠吹唢呐来评判,这就是唢呐班、“百鸟朝凤”的地位!




可到了焦三爷将“百鸟朝凤”传给游天鸣,遇到来自外界的冲击,却有点传不下去了。


影片的结尾,游天鸣在焦三爷的坟前,吹一首《百鸟朝凤》,送老师父上路。之后游天鸣会怎样,电影并没有交代。但影片中后段有了政府对非遗的保护,也让人看到些曙光。


一些事物正在消逝,一些世界正在被改变。而“匠人”却成了这改变中的悲剧。渝北的“小河锣鼓”也大抵如此,不!“小河锣鼓”是现实版的《百鸟朝凤》。




乐班32个、曲牌280余文,乍看上去,也有一定规模,但这已是新事物冲击后,锐减的结果了。


“2000年左右是低潮期,很多人都不愿意学了,一方面是苦,另一方面也是靠这个挣钱不容易。”44岁的冯俊谈起小河锣鼓的传承有些无奈。




冯俊是渝北区小河锣鼓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,锣鼓技法也多为祖传,有父子5人组成一个乐班,也有祖孙3代乐班,冯俊也是受父辈影响走上传承之路的,“我爷爷搞这个,父亲也是,到了我这一代,很自然的接了班。”冯俊说,自己12岁开始正式学习小河锣鼓,距今已经30余年了。


他说,自己接触小河锣鼓的时候,和电影《百鸟朝凤》中的年代差不多,虽然自己并没有看过这部电影,但他相信,如果看了,一定会产生强烈的共鸣,“我早就听说过这部电影,想看的时候下映了,很遗憾!”




冯俊开始学习小河锣鼓时,和电影中游天鸣的年龄相同,时代背景也相仿,时至今日,他却到了片中焦三爷的年纪,与焦三爷面临相同的问题:找一个接班人。


“我这里的传统乐器,在整个渝北来讲,可以说算最多的了,别人收藏家出好多钱,我都没舍得卖,还有这些演奏技艺,也希望找个人传承下去。”一如片中焦三爷的唢呐箱子,这些都是冯俊的宝贝,但冯俊说,现在想找个徒弟很难,师徒观念没有以前那么强,参师(私下交流)得比较多,真正拜师的很少。




他怕随着时间的推移,一些曲牌会不知不觉消失掉,如《长捶排》曲牌,如今已无法找到会演奏的民间艺人。这样的遗失,的确让人惋惜,因为任何一门世代相传的手艺,都需要匠人的坚持。


但相对于电影中的游天鸣,冯俊是幸运的,自打小河锣鼓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,爱好传统音乐的年轻人有所增加,“去年,我刚收了个徒弟,天赋和热情都不错,希望他能将这门技艺传承下去。”



冯俊说,现在小河锣鼓发展得不错,引入了二胡、笙等传统乐器,也会和现代的一些音乐相结合,偶尔也吹点大众都爱听的曲子,用他的话说,叫“与时俱进”。


冯俊等人用坚持,跨越人生命的长度的,对抗着时光,传承着艺术。




小河锣鼓兴盛于清代初年,渝北区大湾镇街道落成之时,罗家、唐家、蒋家的三支小河锣鼓班齐来朝贺,演出盛况长达三天三夜。小河锣鼓在大湾盛行、流传,距今已约有350年历史。


民国时期,作为来通西南的重要通道,渝北场镇繁荣,每逢店、行等各行各业开张,都要请小河锣鼓班坐堂吹奏,小河锣鼓也与各地戏班子争奇斗艳,吐露本土艺术的魅力。


据称,小河锣鼓曲牌,听说最多有达400支左右。直至1986年普查时,尚发现小河锣鼓有娃娃乐手及女子乐师,全区民间乐班有114个,民间乐手657人。


延续300余年的小河锣鼓风格独特,在吹打音乐、曲牌、乐器制作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。在广阔的农村,每逢婚、寿、节庆活动,吹吹打打较为普通,当地人土称为“吹吹”。


主办单位:重庆市渝北区文化委员会

长按二维码,关注我们噢!!!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